首页

艾彩原创视频调料

时间:2025-05-28 16:23:02 作者:文创消费持续上“新” 文化产业加速升级 浏览量:66625

  一件件文艺精品集中亮相、一个个创新成果闪亮发布,一场场推介订货密集上演……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6日在深圳闭幕。

  数字创意、微短剧、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吸引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科技+文化”持续创新呈现,催生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折射了文化产业的加速升级。

  在文博会13号馆,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夏澜S01”与现场观众频繁互动。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人形机器人头部有29个电机,可以做到7个种类22种表情。公司总经理陈军民介绍,这款“有温度”的AI人形机器人,表情丰富、颜值高,还有情绪价值。它的两个眼睛是摄像头,身上也有摄像头,传感器能识别人们的情绪并做出精准的反馈。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文化体验从传统的“静态观赏”向“沉浸互动”转变,使文化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创造的鲜活存在。同时,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已从最初的工具辅助转变为叙事结构与传播方式的核心驱动。

  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体验官刘佳锐告诉记者,运用航天航空领域空间定位算法的一款感应空气架子鼓,可以准确捕捉到敲击的位置,发出对应的鼓声。“去公园或者去海边玩的时候,我们放在口袋里,就相当于‘一套架子鼓’带出门了。”他说。

  文化市集、文创专区、热销商品榜……本届文博会上,文化消费新场景热潮涌动,展会流量正变为经济增量。

  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告诉记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带着近年来的文创开发的新品来到了文博会。“我们按照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服饰和书画六大主题,衍生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文具、玩具、丝巾、冰箱贴、书签等等,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文创产品的这种形式,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廖飞说。

  文化消费的持续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超4.5万个,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岑宇明介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现场展示非遗的传承技艺,推广地方的文旅项目,推介广东优质的好产品。“我们带来了江门新会的陈皮,茂名化州的橘红,清远英德的英红九号茶,还有茂名高州的富硒大米。我们在现场,包括陈皮三宝茶泡制技艺,还有橘红的制作技艺的展示,让大家在现场体验。我们22日从中午12点开播到下午2点,线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0万元。”岑宇明说。

  在本届文博会上,以网文、网游、网剧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备受关注,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头部企业纷纷展出了自己的代表性产品。

  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国文化快速发展,尤其是网剧、网文、网游,推动了中国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破壁式发展。比如说《庆余年》由网文改编成的热播剧,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电视剧《繁花》在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摘下了亚洲内容大奖最佳剧集奖项。游戏出海业务,腾讯出品的“王者荣耀国际版”等游戏,也正引领国产游戏全球化的新篇章。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已从最初的4.5万平方米扩展至如今的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也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每年的展览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的整合和升级,不断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方兴未艾,千年文脉在时光的流转中掀起一股澎湃的创新浪潮,蕴藏着勃勃生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统筹:吴炜玲

  编导:刘在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关仁山: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一个好的作品要有中国经验的书写,还包含这样几个维度:一是传统性,作品表现出的文化经验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意味、属于中国的美学神韵;二是本土性,即地方性和地域色彩,如方言、民俗等;三是巨变中的中国文化经验,这也是一个新课题。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并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

例如,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针对假期绥芬河口岸外籍跨境游旅客增多,组织翻译员工成立志愿服务小队,为外国游客提供双语服务;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东、杭州、杭州南、杭州西站每日安排120名志愿者提供引导和问询解答服务,针对客流集中的重点车次和时段,采取适当提前检票、动态优化候车区域旅客分布、增加安检口双人手检力量等措施,服务旅客顺畅出行。

福建立法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举措促台胞就业创业享同等待遇

其解释道,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比如,群众的保障范围显著拓展,2003年“新农合”建立初期,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治疗癌症、罕见病等的用药几乎不能报销,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药品已达3088种;各类现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此外,群众的就医报销比例显著提高。

中国“两高”发文明确签订“阴阳合同”系逃税方式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简帛文献众多发现与研究极大推进的时期。从载体上来说,除简帛外,还有甲骨文、金文、陶文及碑铭文献等。简牍类文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文书类,二是书籍类。文书类包括常见的墓葬遣册,也包括古代的档案、公文、律令、簿记,还有岁记、历日、日书、医杂方等。这些类型的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是第一手的资料,自然是宝贵的,然而,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传世典籍和与传世典籍相类的书籍,具有更大的意义。《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多载有经籍类文献。如郭店简中的《老子》三种及《缁衣》等,上博简中的《诗经》类文献及多种儒家文献,清华简中的《诗经》类、《尚书》类文献,安大简中的《诗经·国风》及《论语》类文献。除此以外,北京大学所藏西汉竹简及秦简,海昏侯墓西汉简等,也都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湖南壁画师墙绘金陵十二钗 还原红楼梦经典形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点推介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与来自泰国、越南、印度等国家的20余家出版机构开展版权贸易会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刘玮举例说,截至目前,出版社已与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泰国素叻他尼皇家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签约版权输出协议23种,出版泰语图书12种。“这些图书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泰国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视角。”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